2024年3月28日,一個極為通俗的傍晚;19時25分,跟著馬識途往世的凶訊傳來,這個傍晚變得繁重、痛苦悲傷、悲愴。
他走了,帶走了中國反動時代的艱苦及特別年月強加給他的各種患難。
他走了,給人們留下了18卷700多萬字的《馬識途文集》,直到2020年7月4日,新作《夜譚續記》上市后才封筆。
他走了,朝著《讓槍彈飛》的標的目的,瞻仰著《讓槍彈飛》的弧線、軌跡。
巴山蜀水,年夜地悲啼。雖說我與馬老相處時光不長,但想起我們相見、瞭解、相知的日子,淚水漣漣,幾度嗚咽……
初見馬老
2011年11月19日,時任《中國作家》雜志編纂的我,被抽調到中國作協第八次代表年夜會秘書處總值班室任務。在總值班室舉辦的第一次例會上,主任昝偉光說:“97歲的老作家馬識途列席本次會議,曾祥書同道在實行總值班室職員職責、完成各項義務的同時,擔任馬識途老師長教師會務時代的所有的任務,重點是親密追蹤關心馬老身材狀態、知足馬老特性化請求、共同四川代表團的同道把控馬老的會客時光,提示馬老留意歇息。”
受領義務后我當即聯絡接觸年夜會招待處、四川代表團,當確認馬老已進住后,便拿著筆記本趕到馬老房間,闡明來意后馬老笑著說:“感激組織關心,今朝我身材還行,行走無年夜礙,不外今晚我就不往吃自助餐了,嘴里起了兩個泡泡喲,你看能不克不及讓廚房給我做一碗雞蛋西紅柿清湯面……”
我邊頷首邊告訴年夜會醫務室,大夫檢討的結論是:“體征正常,兩個泡泡是旅途勞頓上火所致,留意多喝水、多歇息,無需用藥。”聽大夫這么一說,我如釋重負,接著就是往廚房取雞蛋西紅柿清湯面,當兩碗雞蛋西紅柿清湯面送到馬老眼前時,馬老邊吃邊說:“好吃、好吃喲!”
我了解馬老祖上是湖北麻城人,在扳談中我時而用通俗話,時而用湖北麻城方言、俚語,逗得他哈哈年夜笑。笑著笑著,他忽然略作尋思地說,我的祖上就是湖北麻城,那是一個出將軍的反動老區,1937年“七七事情”產生后,我持董必武的先容信,步行到鄂豫皖邊區中間的黃安(今紅安)七里坪,在方毅掌管的黨訓班進修,惋惜沒能歸去……
川味取勝
說著說著,話題很快轉到了文學創作方面,當我問他的創作理念時,馬老笑了笑說:“作家與生涯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一個成熟的作家離不開他生涯的泥土,離不開他創作的地區,我誕生在四川,生涯在四川,故我的作品川味多一些。有人猜忌寫川味是不是獵奇?我獵奇個啥子嘛!對此,我想說的是,四川是我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因此,我對四川人的氣質、風采、說話、情味、風趣感、風氣習氣、山水氣象比擬熟習一些。現實上巴蜀文明在中國文明中占有特別的位置,川劇、川曲、川歌、川舞、川文、川影視在極年夜的水平上影響著半個中國。李劼人和沙汀的小說,片子《抓壯丁》,都是以川味取勝的。”
無疑,這是馬老與我的私家說話,現實上他曾在公然場所表現:“我是喝長江水、聽長江號子長年夜的,性命中最主要的兩特性格:果敢、承當,都起源于家鄉!”從私塾師長教師拿著竹戒尺催促他讀《唐詩三百首》開端,家鄉就烙印在他性命之中,氣概雄壯、云蒸霞蔚的巴山,時而像霧普通的昏黃, 時而像夢普通的飄渺。年夜天然的無限魅力付與了他年夜潑墨、年夜適意的創作空間,他可以在那詩情畫意的文學天空中游燕宮不雅,盡情所欲。
見我捂腮思考,馬老似乎有一種孺子可教的感到,接著說:這就像老舍的京味作品一樣,在老舍筆下,老北京陌頭巷尾蹲著拉車的人,各類做小生意的人,玩雜耍的藝人,巡警,商展老板,年夜雜院里的老頭、婦女和孩子,都在老舍稿紙里瑟瑟顫抖。在老舍的作品里,沒有過多地描述紅墻黃瓦的紫共享會議室禁城、偉岸壯闊的城墻樓門,有的只是拐不完的破胡同和快塌上去的爛屋子。從趙子曰、老張到駱駝祥子與虎妞,從早年北京茶館的茶客再到后來龍須溝的市平易近,老舍與他們一路勞作,一路哭一路笑,一路過著艱巨而有滋有味的北京生涯。老舍的筆、老舍的紙、老舍的精力和軀體都已融進了北京一條條小胡同和一座座年夜雜院中。他所塑造的一個小我物,在明天的北京依然存在世,只不外拉人力車的開起了出租車;在天橋耍藝賣唱的進了電視臺的演藝年夜廳;典寺庫的伙計,成了股市的操盤手;沏茶館的侃爺改聊電腦internet,或到后海、三里屯泡吧……我在北京上高中的年紀恰是思慮的年紀,對北京有一個比擬深刻的熟悉。在阿誰下水道里的污水天天都在往上翻的年月,即便從名門官邸中穿堂而過,也是臭氣熏天、渾濁不勝。但老舍硬是將貧民的仁慈裹在本身長衫的內兜里,于百般掙扎中留住人道的況味、輝煌,假如我寫北京,行嗎,能寫出老舍的京味嗎?不克不及……
家鄉磁場
聽完馬老關于地區書寫的一席話,我如醍醐灌頂,不得不從頭審閱本身的作品,瑜伽教室雖說我也創作出書了幾部陳述文學及其他文體的文學作品,但就若何經由過程特定地區的刻畫和人物塑造方面仍有些困惑,這不,馬老給我指明了標的目的,那就是:“地區書寫不只是對處所特點的再現,更是對地區文明的傳承和弘揚。文學作品,不只要經由過程地區構建故工作節、營建文明氣氛、再現文明認同,更主要的是發掘其奇特的文明魅力。”
馬老筆下的地區,源自他的家鄉。應當說,家鄉是文學永恒的話題。
不只是老舍的北京,賈平凹的秦嶺和商州、遲子建的雪野南國、阿來的川東南高原、劉震云的中州故鄉、畢飛宇的江淮水鄉、魯迅的《家鄉》、余光中的《鄉愁》、汪曾祺的“高郵咸鴨蛋”……
可以說,每一個“家”都有著本身的創作磁場,每一個作家身后,都有一個默默賜與他創作營養甚至創作魂靈之地。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曾說:人類的前途在于重返故鄉。從這個意義下去說,家鄉是記憶、是標識、是剎時的敏感及沉淀的氣力,更是戰勝創作同質化弊病的平易近族自負、文明自負。
當我言及在軍隊值勤站崗的日子里,把《老三姐》《找赤軍》《清江壯歌》《夜譚十記》等作品當精力糧食時,他淺笑著說:“在地區書寫方面,我承認我本身,年夜凡讀過我作品的人都以為:地區特點濃重,沒有同質化的工具。我歷來不尋求‘不朽’,也不信任世上有永遠不朽的工具。我甘願答應讓其速朽。讓更換新的資料更好的作品來取代,從而最年夜水平地施展文學的感化。”
夜譚十記
無疑,最能表現馬老地區特點濃重的作品莫過于《夜譚十記》,創作于1942年的《夜譚十記》,分《破城記》《報銷記》《盜官記》《納寵記》《禁煙記》《沉河記》《親仇記》《不雅花記》《買牛記》《踢踏記》等10個篇章,人物抽像活潑,情節跌蕩放誕升沉,說話淺顯風趣,一段段奇聞趣事,經由過程10人輪番講故事的奇特論述方法,復原了上世紀40年月的社會萬象。
這些故事恰是源于他從事地下任務時與“三教九流”打交道的經過的事況,在阿誰爭奪平易近族自力束縛的年月,他聽到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奇聞軼事,看到了社會底層國民群眾的磨難、辛酸、無助。這是一部四川人用四川話講述四川人的作品,內在的事務為四川十來個科員公余之暇,相聚蝸居,喫茶品茗閑談,擺龍門陣,以消長夜。
文字中不乏四川人特有之方言、土語,風趣滑稽之談風,閑話四川之俚俗風氣及光怪陸離之逸聞趣事。(2018年1月24日,馬老病愈出院,在病院完成了《夜譚十記》的續寫——《夜譚續記》。 2020年7月4日,《夜譚續記》上市。)其《盜官記》被姜文改編成片子《讓槍彈飛》,于2010年12月16日在中國年夜陸上映,發明了華語片子較高的票房成就。
合法我預備解讀此中的細節時,馬老揮了揮手說:“看來你是將《夜譚十記》讀到骨子里喲,是我忠誠的‘粉絲’。《夜譚十記》雖缺乏以登年夜雅之堂,但可以聊為茶余酒后,作為閑暇之談資,或有消痰化食、中途夭折之功能。讀者幸勿認為稗官小說、野老曝言,未足以匡時救世而棄之若敝屣也……”
風范長存
這一夜,我們扳談甚歡。回到賓館后,我輾轉反側,今夜難眠。常言道:“樹高千丈,落葉回根。”作為一名“個人工作反動家”出生的作家,馬老可謂是深居簡出,1931年,初中結業后,考進北平年夜學從屬高中。
1933年,日軍進逼平津,他在危難中逃到上海,后在浦東中學讀完高中。1936年,他考進南京中心年夜學化學工程系;1937年“七七事情”產生后,他步行到鄂豫皖邊區中間的黃安七里坪,餐與加入方毅掌管的黨訓班進修。
1941年頭,馬識途考進東北結合年夜學,1945年8月,被派往滇交流南,擔任黨的引導任務,預備游擊戰鬥。 1946年8月,馬識途又受命調回四川任成都工委副書記,也就是從這年起他開端扎根四川。從某種意義下去說,他可以寫北平、南京、上海、云南、鄂豫皖,但是,他沒有這么做,盡管這些地區給他供給了文學創作的靈感、營養,但他以為,本身只是過客罷了。真可謂是一匹識途老馬,回途無須標識。
不足為奇的是,當人們熱衷于花費汗青、熱衷于宮廷爭斗時,他卻用探尋的視角、感情的筆觸、直抵心靈的文字安身家鄉、書寫家鄉。用他本身的話說就是,家鄉有他對逝水韶華的追想,有他母親生他時流下的鮮血,有安葬祖輩親人的墳教學場。一片草坡,一截石碑,一處庭院,一個石磨都依靠著他的鄉愁,承載著小橋、油燈、炊煙的粗暴和樸實,傳承著微弱的平易近族底蘊,奧秘的文明符號,觸發他的創作靈感、思路,切近著他的保存空間,折射著心靈中的汗青和社會變遷。
一個還能寫故事的百歲白叟,自己就是一則傳奇故事,無論是在地下任務的風險周遭的狀況里,仍是在繁忙的引導職位上,他都沒有結束用筆往記載時期的劇變和國民的心聲,他把對黨和國民的無窮密意,把對國度、平易近族命運的承當與思慮,融進到文學創作中,幾十年來,先后出書了小說、散文、紀實文學、詩詞等大批作品,獲得了出色成績。《夜譚十記》的深入滑稽、《清江壯歌》的洶湧澎湃、《滄桑十年》的痛苦悲傷追想、《京華夜譚》的驚險傳奇,好像一面面鏡子,折射著中國汗青的滄桑,映現著時期風云的家國情懷。
關于馬老的文學成績,人們有過有數的文明審美和藝術感觸感染,在此不再累述。斯人已逝,風范永存,我從友誼的角度特撰此文,以依靠我們的哀思。
搶先發佈留言